雷击的选择性
作者 Admin
浏览
发布时间 14/12/11
雷电闪击时,对于落雷点是具有选择性的,充分了解雷电的这一特性,对于直击雷的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大量的雷害事故的资料统计和实验研究表明,造成雷击选择性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地质构造因素,也即土壤电阻率因素
1)土壤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电阻率小的地方易受雷击。
2)不同电阻率的土壤,交界地段易受雷击。
3)有金属矿藏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水面接壤地区易受雷击。这是由于在雷电先导的放电过程中,土壤中的先导电流是沿着电阻率较小的路径流通,而电阻率较大的岩石表面只是被带电荷的雷云感应积聚了少量与雷云相对应的异性电荷。
二、地表设施的状况因素
凡是有利于雷云与大地间建立良好的放电通道者皆易遭受雷击,这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1)旷野中孤立、突起的建筑物(构筑物)或人易遭受雷击。
2)不间断工作的烟囱易受雷击。由于自烟囱冒出的气体含有少量的导电离子和游离气团,它们比一般空气易于导电就等于加高了烟囱的高度。
3)金属结构的建筑物或内部有大量金属物体的厂房或内部经常潮湿的房间易受雷击。原因是这些地方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4)大树、输电线、高架线路或其他高架金属构件易受雷击。
三、地形因素
凡是有利于雷雨云的形成和相遇条件的地形易受雷击。如山地的东坡、南坡较北坡与西北坡易受雷击,山中的平地较峡谷易受雷击。
四、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因素
1)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突起部位易受雷击,如放散管、风管、广告牌、楼角等。
2)陡角不同的平房遭受雷击的部位各不相同。
雷电的破坏作用(一) | 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 |